第156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_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笔趣阁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56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6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156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窗外,风和日丽。

  难得的一个晴天。

  张伟重重地伸了个懒腰。

  这几天。

  为了能够解决张家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

  他可是不分昼夜地查阅史料。

  最终得出结论。

  一丁一点办法都没有。

  毕竟。

  古人的智慧,即便是放到现在也不容小觑。

  历史上,汉武帝举国之力的第一次与匈奴争斗,还是主动出击。

  在众多人的集思广益下,就这么以一个戏剧的方式无功而返。

  甚至,巧合因素还占居多。

  放置在他张伟身上。

  就算是有太多的史实,他一时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是。

  好在与史料中不同的是,出现了它张家这一个变数。

  多了一个张家,就多了无数个可能,多了无数条变化的分支。

  在张伟无意间的布局下。

  原先的一部闲棋,与阏氏之间的联系。

  反倒是成了此时的救命稻草。

  不,应该说是一层保障。

  他张家没有太好的办法确保匈奴能够依照他们所布置的那样行事。

  但好在,还有阏氏这么一个内歼。

  好在,阏氏想要上位,单于就是他们难以避免的一道门槛。

  相比于贪婪狡诈的匈奴。

  显而易见的是。

  他们自然比不过阴谋诡计频出的阏氏。

  张伟已经是将自己大概的想法透露给了阏氏。

  对计划的描述,也只是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

  说白了,张伟对阏氏还是防着一手的。

  尽管目前尚未收到阏氏的回信。

  尽管此时大汉已经是劳师动众,30万大军尽数开拔。

  张伟依旧是老神在在。

  甚至还有心情补了个觉。

  反正到达边塞远非一天两天的时间。

  30万大军,光是粮草的搬运以及各种闲杂事物。

  估计不行军个数月之久根本就难以抵达。

  再者。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时间去发酵。

  他张伟反正已经是做了所有自己能做的一切。

  思索间。

  他将视线再次投回屏幕。

  却是能够看见。

  屏幕中,依旧是那个亘古不变的车厢。

  要说多的,应该是张旺川脸上的疲惫,与周围越来越荒凉的景致。

  随着视线的偏移。

  张伟已经是能够看到,远处,沙尘漫天。

  一种独特的边塞的荒凉感涌上心头。

  “没想到,还能托先祖的福,亲眼见识到古代的荒漠,这也算不多不少给自己放个假,旅个游了……”

  屏幕前的张伟喃喃自语。

  心态倒还是挺自然的。

  就是一摸口袋,兜里空空。

  将近一个半月没去工作。

  自己这边已经即将到弹尽粮绝的地步。

  然而,眼下剧情的发展却还只到汉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张伟快活不动了。

  是啃老还是啃老呢……

  张伟有点纠结。

  “旺川。”

  恍然间,屏幕侧面的喇叭传了一阵熟悉的声音。

  张伟将杂乱的思绪甩出脑中。

  不管怎么说。

  万事靠自己。

  张伟可不是什么不劳而获的人。

  最好还是,先啃这个自立根生的老。

  决定了,就这样。

  张伟将目光转向屏幕。

  却是刘彻主动来到张伟的车厢内。

  “陛下。”

  张伟操纵着张旺川恭敬一礼。

  “陛下若是有事,召我前往陛下车帐就可,何须陛下亲自前来。”

  张旺川主动开口。

  言语间,甚至还有三分惶恐。

  面前,刘彻亲切地摆手。

  “旺川,你与朕还分什么你我?再者,朕在车厢内呆着也倦了。”

  刘彻一边开口,脸上露出些许的疲劳的态度。

  看得出来长久的赶路。

  即便是对车马条件更好的刘彻来说,亦是一件折磨的事情。

  当计划敲定之后。

  尤其是,所有的计谋都交给了手下,也就是自己最信任的张家。

  此次刘彻的御驾亲征,更多的则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如果说一开始出征之时,刘彻还有些许的激动。

  到了现在,就已经只剩下麻木了。

  古代车马不便,大军的迁徙往往是需要数月,乃至于经年之久。

  换而言之。

  即便是大汉早有准备,且已经从各地开始调集精锐以及粮草。

  光是刘彻从帝都赶到边关,都要耗费不短的时日。

  好在,眼下已经是接近了。

  车架经过的绿地已经是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片荒凉的裸露的空地,以及些许的荆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情不自禁间,张伟有些感慨。

  一旁的刘彻先是毫不在意。

  接着,又流露出满脸的愕然。

  “旺川,这是你的著作?”

  屏幕前的张伟一愣。

  却是发觉。

  貌似自己说漏了嘴。

  好在,这只是些许的诗作。

  自己看到塞外的这一幕,不过是有感而发。

  当即。

  他向刘彻开口解释。

  “陛下臣平日喜欢博览群书,似是从某些著作中提取到些许的关键文字。今日偶有所感,这才情不自禁的感慨了一句。”

  张伟的意思实际上模棱两可。

  这个有感而发,既可以表述成自己的,亦可以表述成他所看到的。

  不管怎么说。

  张家眼下的发展,重心还是在朝堂。

  类似这些诗作,可有可无。

  他张伟既然不小心说漏嘴,也就没有必要太过去纠结。

  不再关注这个小插曲。

  张伟将视线投向刘彻。

  “陛下,且不知……”

  刘彻自然是明白张伟的意思。

  “张爱卿,主要还是朕对计划的思虑,依旧是有些踌躇。阏氏是否真的如同张爱卿所想,能够主动完善我大汉的计划?须知,他可是匈奴营帐中的一员。若是其选择出卖我大汉,亦是能够得到单于的赏赐,更进一步也并非痴心妄想。”

  言语间,刘彻的眉宇透露出三分担忧。

  张伟倒是老神在在。

  主要还是,依照他的思虑,眼下他们已经是做了能做的所有努力。

  即便是再去完善计划,也达不到他张家目前所布置的水平。

  张伟自然是知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的道理。

  只是。

  他一时没有太好的办法。

  匈奴那边面临的问题太过无解。

  要么大汉就凭借硬实力与他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并且,还需要保证能够将匈奴拖入这场消耗战。

  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历史上记载的,由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动的第二次第三次争斗。

  也是大汉在牺牲国力的情况下,勉强换取的战果。

  算是伤敌800,损己1000。

  虽说凭借大汉的国力以及恢复能力。

  这些损失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

  这次,张伟想要借此时机让张家得以发展。

  势必不能仅仅是依靠这些功劳。

  单纯的顺应历史的发展固然没错。

  经过张伟多次的实践证明。

  历史的大势,几乎是不可违逆的。

  小小的修改一下,还是有着极大的几率。

  当然,张伟自己也不清楚,这一次张家对历史的改变能否真的取得成效。

  试一试,万一呢?

  万一,就能够让张家,得以接受最大的果实呢?

  万一,他张伟直接就能过上啃老的生活呢?

  怀揣着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心愿。

  张伟内心倒是没有太过的忧虑。

  “陛下,臣只能说是尽人事知天命。目前我已经派人将细节尽数交到了阏氏手上,只是他会对此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又有什么样的选择,我亦是没有办法详尽描述。只是,陛下需要知道,阏氏此时已经是彻底融入了匈奴,他们的贪婪势必也是无穷尽的。”

  “我想,单单是出卖我张家,乃至于出卖我大汗换取的利益,已经不足以让他们更进一步。也只有我大汉与匈奴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才能够有机会采摘到最大的一颗果实。”

  “一道一步登天的机会与另一道可能的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即便是后者的几率更大,想必该如何选择……”

  张伟流露出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彻亦是了然般的点头。

  “却是朕着相了。张爱卿之所言,确实有道理。这一步登天的机会,即便是朕也是会赌这么一个微小的可能。”

  “无论如何,眼下,我们能做的只有等,也只能去等。等他们匈奴的内部出现问题,等我们埋下的种子,开花结果。”

  ……

  天边的夕阳逐渐泛去最后一抹光亮,低垂的暮色逐渐笼罩着大地。

  营帐内,些许噼里啪啦声,为呼啸的寒风似是增添了几分生气。

  大大小小的营帐连成一片。

  从高处望去,似是一道巍峨的长城。

  只是,漂浮的旌旗,让这一切看起来无比的肃杀。

  时不时,几道披甲执锐的身影,穿梭而过。

  身材高大,眼神冷冽。

  倘若不是脸上那一副与大汉迥异的样貌。

  此刻刘彻必定会由衷的感慨,大汉军力之强盛。

  只是……

  营帐内。

  微弱的烛火映照下,两道漆黑的影子被无限拉长,逐渐在营帐的墙角处折叠。

  就着昏黄的烛火。

  阏氏随手将麻纸抛到了营帐中的壁炉上。

  麻纸化作了一道飞舞着的蝴蝶。

  连同其所传递的信息,被彻底付之一炬。

  “这张家还真是废物,连这一点事情都办不好,没想到最后还是需要我等出面。”

  一旁,传来一阵愤愤不平的声音。

  南宫阏氏抬头。

  脸上倒是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张家要是能将所有的事情尽数办好,那我等才需要忧患。不过,眼下张家这件事办的确实是虎头蛇尾,竟然是将说服单于以及让其一脚踏进埋伏,这一切都交给我们。这是觉得我们无所不能了。”

  听着南宫阏氏淡淡的语调。

  一旁侍从模样的人似乎是打了个寒颤。

  接着,脸上流露出些许不耐。

  “姐姐,要不我们把张家的侍从直接打发回去吧,不管怎么说,利我们是已经拿到手一部分了,与其按照张家的话行事,倒不如私吞下他们给予的这笔利,然后顺势将他们卖给单于。想必单于得知此事,势必能够重重的赏我们阏氏。”

  南宫阏氏只是简单的摆手。

  原本营帐内喋喋不休的声音立马就是猛地一滞。

  “姐姐,我……”

  “不必了,伱的想法确实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全我阏氏。但,即便如今我们阏氏更进一步,又能够得到些什么呢?匈奴营帐内该有的防备一应俱全,甚至是几乎堵塞了我们向上发展的空间。即便是我们的智慧领先这群匈奴人不知多少,眼下的近况不依旧还是如此。”

  “再者,眼下之于大汉,是一个极好的将我们匈奴一网打尽的机会,之于我们阏氏又何偿不是肃清敌人、排除异己的机会呢?尤其是当今的单于,对我们阏氏更是百般的刁难与侮辱。与其寻求更稳妥的向上一步,倒不如搏一搏!”

  “万一,我是说万一,我们阏氏真的能够凭此一飞冲天。什么单于之位,什么匈奴,到时候都要臣服在我们阏氏这一支的脚下!而汉人竟敢让我等与匈奴合亲,竟然做出如此卖国求荣的勾当,我亦是要让整个大汉在我们的阏氏的脚下颤栗!”

  眼前的南宫阏氏越说越是激愤。

  连带着身前的身影都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眼前的南宫阏氏抱负或者说是野心,远不及于此!

  从手段、智谋以及其他种种方面,他们阏氏相比于匈奴的其他营帐丝毫不差,甚至是犹有过之。

  只是,一直以来因为出身原因,他们屡次遭受匈奴的排挤。

  在大汉那一头,他们阏氏亦是不受待见。

  毕竟。

  在匈奴眼中,他们是汉人的奸细。

  而在汉人等人眼中,他们又何尝不是匈奴的走狗呢?

  阏氏就这么夹在两者之间。

  尽管身处匈奴的阵营。

  但。

  一直以来,都只能够苟延残喘。

  眼下,大汉即将与匈奴全面发动战争。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他们却只期待许久的天赐良机。

  不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更应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而他们阏氏要做的,就是那只黄雀!

  “至于张家所要求的,告诉那位张家的使者,我阏氏全部应下了。并且,我会发动我们阏氏在匈奴内部所有的势力,尽力促成此事,让大汉张开口袋。我阏氏会让匈奴一个一个挤破头地钻进去!”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9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9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